免費熱線96538
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卻好幾天才拉一次粑粑,是便秘了嗎?便秘!趕緊吃香蕉啊,香蕉治便秘的。多喝水啊,幫助排便的。相信月嫂、育嬰師以及新手爸媽們對這樣的對話一定是見怪不怪了。但幾天拉一次真的就是便秘嗎?香蕉真的對便秘那么有效嘛?今天就讓合肥的金牌育嬰師來給各位講一講有關寶寶便秘那些事。
香蕉、喝水真的對便秘有奇效嘛?
經常在兩個人的問候和對話中會聽人提到喝水的事情。上火了需要喝水,咳嗽需要喝水,生理期需要喝水,發燒便秘也需要喝水。當然,喝水本身其實并沒有任何問題。大人、寶寶不論是誰缺水自然是需要補水的,但喝水并不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也不能喝的量多了就能解決的。說起來另一種觀念在國人心里也同樣深入人心,那就是吃香蕉可以治便秘。不管是因為啥便秘,吃點香蕉總能通便。但事實是只有熟透的香蕉才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生香蕉不僅不好吃,其果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將會抑制腸道蠕動,此時食用過多反而會讓便秘更加嚴重。而由于香蕉不易儲存的原因,市面上常見的香蕉大多是香蕉還沒成熟就被采摘下來運往各地進行銷售的。因此,如果沒有注意香蕉的熟讀就直接拿給寶寶吃很容易就加重了寶寶的便秘。
因此認為多喝水和多吃香蕉可以緩解便秘,這種想法并不正確哦!
便秘究竟是怎樣的?
很多新手爸媽看到寶寶幾天沒有大便就開始愁,覺得寶寶便秘了,去藥房開各種益生菌準備給寶寶吃。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幾天沒大便了還有可能是在攢肚。
便秘的癥狀為:排便次數減少,排便費力,大便干硬如球狀或形成形便。羅馬IV標準提出,不大于4周歲的嬰幼兒1個月中必須包含至少以下兩種情況方可診斷為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2次或更少,有大便滯留史,有疼痛或用力排便史,大直徑糞便,以及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
攢肚主要表現為嬰兒在出生到2個月,由于吃母乳,大便很稀、次數很多。2個月以后,大便慢慢變成了每天1次,或者好幾天1次,有些嬰兒甚至一周到十幾天都不排便。寶寶攢肚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滿月后消化能力逐漸提高,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攢肚。
簡而言之,如果寶寶雖然很多天沒有大便,但是精神正常,吃喝拉撒也都不受影響,大便也不干,排便的時候并不費力,這都不是便秘。而如果寶寶每次排便都明顯抵觸,在排便時表情也顯得很不舒服,排出來的大便很干燥,即便每天都排便,也是便秘的表現。
便秘的原因
便秘一般在醫學上歸納為兩大類,即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生理性便秘和病理性便秘。后者是因為患上了直腸、肛門和精神系統類疾病,一般嬰兒很少患上此類疾病。所以今天我們主要給各位介紹前者。
最常見的是功能性便秘,常見的原因有:
一、喂養不當、挑食
如果家長在給寶寶沖調奶粉時,沒有嚴格按照比例,把奶粉沖得太稠,或者水溫不合適,沒有用白開水沖調,這些都會導致寶寶不好消化,引起便秘。母乳寶寶在剛開始添加輔食和米粉時,腸胃接受新食物的能力弱,也會暫時出現便秘。此外寶寶的飲食結構不均衡,會使食物在腸道內發酵過程微弱,出現大便干硬。如果纖維素攝入不足,就會影響胃腸道蠕動,導致對腸壁刺激不夠發生便秘。所以合肥的育嬰師們要注意啦,在制作輔食的時候并不是越精細越好,太過精細,這樣會導致纖維素的流失呢。
二、運動少
很多家長擔心寶寶爬不衛生,讓寶寶爬行少。剛學會走路,擔心寶寶走路磕碰,讓寶寶走路少。等寶寶長大點,寶爸寶媽工作忙,帶寶寶戶外運動的時間短。但是家長們在寶寶的喂養方面卻并不含糊,每餐吃飽吃好。這就導致寶寶吃的多運動不足,影響腸胃蠕動速度,小肚子里的東西太多,能量消耗不完,自然會有剩余的食物殘渣,從而導致寶寶便秘。
三、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
家長沒有對寶寶進行每日定時排便訓練,讓寶寶建立排便條件反射,養成按時按點排便的好習慣。
四、精神因素
如果孩子經常生活的條件突然改變,或者受到精神刺激,比如壓力過大、心情煩躁,都會體現在排便問題上。
五、肛欲期
1歲以后,隨著括約肌發展,孩子會逐漸發現自己能在一定水平上控制大小便,當大便經過肛門,小便經過尿道時,黏膜會產生激烈的刺激感,從而給孩子帶來高度的快感。所以,他們會通過憋便獲得肛門快感。當孩子學會自己脫褲子解大小便后,重復呈現憋大便或憋小便,是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如何預防和解決便秘
01合理搭配膳食
寶寶的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要適當,盡量多吃清淡的食物,少油膩。減少高蛋白、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品,多吃當季的新鮮蔬菜和水果,1歲以后適當添加含有纖維素的粗糧,食物不要過度精細。雜糧、燕麥、紅薯、豆類、菠菜、西蘭花、蘑菇等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在水果中,藍莓、草莓、獼猴桃、火龍果、桑葚等這些帶小籽的水果都能促進大腸蠕動。
02抓住最佳時間訓練孩子排便
寶寶排便意識增強是在2歲左右,家長會發現孩子想大便時表情和平常不太一樣。這時是訓練孩子排便的最佳時間。教孩子發出排便信號:教孩子學會自己發出排便信號,比如“便便”、“拉粑粑”等,來告訴父母他要大便了。教會孩子脫褲子。教孩子正確坐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同時為孩子購買的坐便器越簡單越好。排便時不要用玩具或者音樂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訓練孩子正確擦屁股的方法。無論哪一步,如果孩子能夠正確完成,或有進步時家長都應給予恰當的表揚,會讓孩子體會到入廁的快樂。
03接納和尊重孩子的肛欲期
肛欲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發展必然的一個階段,從內心尊重孩子的發展,最好不要在孩子尿濕褲子或者大便在褲子里時,去嘲笑或者發火,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延長。
04鼓勵孩子多運動
運動可以加強肌肉力量,刺激腸胃。小月齡的寶寶可以平躺在床上,家長抓住寶寶的小腳丫,讓寶寶的雙腿向騎自行車一樣活動。等寶寶會爬行后,一定鼓勵寶寶多爬。爬行對寶寶來說能量消耗較大,通過爬行能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
05讓孩子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對寶寶預防便秘十分關鍵。家長要安排寶寶固定的點排便,習慣后寶寶到了同一時間就會有便意。如果孩子正在經歷便秘的痛苦,家長還是要帶孩子去醫院,聽從醫生的指導。